随着天气越来越炎热,家长带小孩子外出游泳的也越来越多,殊不知,儿童学游泳方式不对也有感染小儿中耳炎的风险。具体中耳炎症状表现为耳朵疼、伴有发烧等等,关于更多小儿中耳炎的知识请看下面介绍。
儿童的耳部结构尚未发育完善,是较容易发炎的一个部位。尤其是咽鼓管,尚处于发育阶段,特别短,又宽而扁平,管口常呈开放状,而且与中耳相连通。鼻咽部要是发生细菌或者病毒的感染,就容易通过咽鼓管感染到中耳,引起炎症反应。因此,中耳炎又是小儿耳鼻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频率仅次于感冒。
此外,大多数的儿童都是游泳初学者,鼻子呛水的情况并不少见。一旦呛水,水中的细菌容易经鼻腔和鼻咽部逆行至咽鼓管并蔓延到中耳腔黏膜,使其水肿感染,导致中耳积液、阻塞,分泌物(俗称“脓”)流不出来,从而造成急性中耳炎。中耳炎病情可大可小,初时会感觉听力下降,过几天才发生耳痛、流涕、打喷嚏等症状。若未经及时治疗,中耳炎有可能演变成中耳乳突炎,甚至可能发展成脑炎,特别是儿童。
一般的中耳炎患者应连续使用外用消炎药水和口服药。而一些患者往往不遵医嘱按时治疗,仅仅是感觉耳朵不流脓了,就停止用药,这样则会导致急性中耳炎转变成慢性中耳炎。严重者造成耳鼓膜破损、穿孔,长期不愈影响听力等永久性伤害。而反复诱发中耳发炎流脓,更可能引起听力丧失或严重感染。
温馨提示:可见小儿中耳炎也不是一件小事,家长朋友一定要及时送医院治疗,以免造成耳鼓膜破损,甚至小儿听力丧失,希望这些介绍对你有所帮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