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积水是怎么回事?
时间: 作者:四川泌尿外科医院 关键词:
肾结石积水(肾积水)是指因肾结石阻塞尿液排出通道,导致尿液在肾脏内积聚,使肾盂、肾盏扩张的现象。以下是其发生机制、危害及应对措施的详细说明:
一、肾结石导致积水的机制
- 结石阻塞尿路
- 结石卡在输尿管、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或肾盏内,形成机械性梗阻,阻碍尿液从肾脏流向膀胱。
- 例如:输尿管中段结石可能完全堵塞输尿管,导致尿液无法通过,积聚在肾盂。
- 尿液反流与压力升高
- 梗阻后,肾盂内压力逐渐升高,尿液可能反流至肾实质,导致肾间质水肿、肾小管扩张。
- 长期高压可能压迫肾血管,影响肾脏血流灌注,造成肾功能损害。
- 继发感染与炎症
- 尿液滞留易滋生细菌,引发肾盂肾炎、肾周脓肿等感染,进一步加重肾积水。
二、肾积水的危害
- 肾功能损伤
- 轻度积水(肾盂分离<10mm):肾功能可能正常或轻度受损。
- 中度至重度积水(肾盂分离>20mm):肾皮质变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肾功能丧失。
- 肾萎缩
- 长期积水(>3个月)可引起肾实质萎缩,肾脏体积缩小,最终发展为肾衰竭。
- 疼痛与感染风险
- 急性梗阻可引发剧烈肾绞痛,慢性积水则易继发感染,导致发热、寒战等症状。
三、肾积水的临床表现
- 症状:
- 腰痛、腹部肿块(严重积水时)、恶心呕吐(继发感染或肾绞痛时)。
- 无症状性积水:部分患者因结石较小或积水进展缓慢,无明显不适。
- 体征:
- 患侧腰部叩击痛、肾区饱满感。
- 合并感染时可能出现发热、血象升高。
四、诊断方法
检查项目作用超声检查首选,可明确积水程度、结石位置及大小,评估肾实质厚度。CT尿路成像(CTU)显示结石、积水及输尿管走行,判断梗阻部位及是否合并肿瘤、狭窄等其他病因。静脉肾盂造影(IVP)评估肾功能及尿路形态,但因需注射造影剂,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肾功能检查血肌酐、尿素氮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尿比重降低反映肾浓缩功能下降。五、治疗方案
- 解除梗阻
- 药物治疗: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促进结石排出。
- 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适用于直径<2cm的结石。
- 手术治疗: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URL)、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等。
- 处理积水
- 急性梗阻解除后,积水多可自行消退。
- 慢性重度积水伴肾功能丧失者,需行肾切除术。
- 预防感染
- 术前术后使用抗生素,避免感染扩散。
六、预后与预防
- 预后:
- 早期解除梗阻者,肾功能多可恢复;长期积水者预后较差。
- 预防:
- 多饮水(每日2000-3000ml)、低盐低蛋白饮食、定期体检(尤其是有结石病史者)。
七、关键提醒
- 警惕“无痛性积水”:部分患者因结石较小或积水进展缓慢,无明显症状,但肾脏已遭受慢性损害。
- 及时就医:出现腰痛、血尿或超声发现肾积水时,需尽快明确病因并治疗。
总结:肾结石积水是结石梗阻的直接后果,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积水程度,及时解除梗阻是保护肾功能的关键。长期忽视可能导致肾衰竭,因此定期随访和积极治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