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碎石是怎么回事?
时间: 作者:四川泌尿外科医院 关键词:
体外碎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的医疗技术。以下是对体外碎石的详细介绍:
一、工作原理
- 冲击波聚焦:通过体外碎石机产生高能冲击波,经皮肤和组织传导,聚焦于体内结石。
- 结石破碎:冲击波在结石表面产生应力,导致结石内部裂纹扩展,最终破碎成小颗粒或粉末。
- 自然排出:碎石后的小颗粒随尿液经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
二、适用范围
- 结石大小:直径小于2厘米的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部分小于3厘米的膀胱结石。
- 结石位置:位于肾脏、输尿管上段或膀胱的结石。
- 患者条件:无严重感染、出血倾向、严重肥胖或妊娠等禁忌症。
三、优势
- 非侵入性:无需手术切口,减少感染和出血风险。
- 恢复快:治疗时间短(约30-60分钟),术后恢复迅速,通常无需住院。
- 成功率高:对于符合适应症的结石,碎石成功率可达70%-90%。
- 可重复性:若一次治疗未完全碎石,可重复进行。
四、潜在风险
- 血尿:治疗后可能出现短暂血尿,通常在1-2天内缓解。
- 疼痛:碎石过程中或术后可能出现腰部或腹部疼痛,可服用止痛药缓解。
- 皮肤瘀伤:冲击波可能导致治疗区域皮肤出现轻微瘀伤。
- 肾功能损伤: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引起肾功能损伤,需密切监测。
- 结石残留:部分结石可能未完全破碎,需二次治疗或结合其他方法(如输尿管镜取石)。
五、注意事项
- 术前准备:
- 详细告知医生病史、药物过敏史及结石情况。
- 停止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以减少出血风险。
- 保持膀胱适度充盈(根据医生指示),有助于定位结石。
- 术后护理:
- 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促进碎石排出。
- 适量运动:如跳绳、爬楼梯等,帮助结石下行。
- 定期复查:术后1周、1个月复查,评估碎石效果及肾功能。
-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碎石嵌顿或尿路阻塞。
- 饮食调整:
- 根据结石成分调整饮食(如减少高钙、高草酸食物摄入)。
- 增加水果、蔬菜摄入,保持尿液稀释。
六、禁忌症
- 妊娠:冲击波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
- 严重肥胖:影响冲击波聚焦效果。
- 凝血功能障碍:增加出血风险。
- 尿路感染:需先控制感染再行治疗。
- 结石远端尿路梗阻:如输尿管狭窄,碎石后可能无法排出。
七、费用
- 费用范围:500元至2000元/次(根据医院等级、设备及引导方式不同)。
- 影响因素:
- 医院等级:三甲医院费用较高,基层医院较低。
- 引导方式:超声波引导约500-1000元,B超或X线引导约1000-2000元。
- 结石情况:较大或较硬结石可能需多次治疗,费用增加。
八、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 与输尿管镜取石:输尿管镜适用于较大或质地较硬的结石,但需手术操作。
- 与经皮肾镜取石:适用于肾内较大结石,创伤较ESWL大。
- 与药物排石:适用于较小结石(直径<0.6厘米),但排石时间较长。
九、总结
体外碎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方法,尤其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结石。治疗前需全面评估患者情况,术后需密切随访。对于较大或复杂结石,可结合其他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