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
name
快速提问
name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医视角下间质性肺病的隐秘“导火索”

中医视角下间质性肺病的隐秘“导火索”

时间: 作者:成都中医哮喘病医院 关键词:成都中医哮喘病医院郑继红/郑继红医生/郑继红医师/成都好的肺病医院/成都肺病专家推荐/成都肺病治疗的效果好的医院/成都肺病医院哪家口碑好/成都肺病治疗哪家医院好/成都治疗肺病哪家强/成都看肺病医院哪家

中医名家郑继红:呼吸领域的探索者

在呼吸疾病诊疗领域,郑继红医生是一位深耕四十余载的资深医者,凭借着深厚的中医底蕴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患者信赖的健康守护者。郑继红医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后师承川陕名医,将传统中医智慧烂熟于心,也正是这段宝贵的经历,让他深刻领悟到中医的博大精深,不仅在于方剂的运用,更在于对人体整体状态的把握以及对疾病根源的探寻。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郑继红医生对各类呼吸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着独到的见解,无论是常见的哮喘、慢性咳嗽,还是较为复杂的间质性肺病、支气管扩张,他都能精准地判断病情,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为了打破传统中医和西医的界限,将两者的优势有机结合,郑继红医生提出了“以症寻证、以证寻根、证病结合” 的独特诊疗体系,在面对患者时,他会综合运用中医的望闻问切和西医的先进检查技术,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众多呼吸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

间质性肺病作为一种较为棘手的呼吸系统疾病,一直是郑继红医生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接下来,让我们跟随郑继红医生的专业视角,深入探寻间质性肺病在中医理论中的引发原因。

间质性肺病:不可轻视的呼吸隐疾

间质性肺病,并非单一的一种疾病,而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医学上也称之为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它主要累及肺间质和肺泡腔,使得肺泡 - 毛细血管功能单位逐步丧失。简单来说,肺就像是一个由无数个小气球(肺泡)组成的器官,而这些小气球之间的 “支架”(间质)出现了问题,就会引发间质性肺病。

其危害不容小觑,早期症状可能较为隐匿,仅仅表现为活动后的气促,容易被患者忽视。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呼吸困难会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连简单的穿衣、洗漱等活动都可能变得极为艰难。不仅如此,间质性肺病还会导致肺部纤维化,使得肺部失去弹性,就像一块海绵逐渐变成了石头,气体交换功能严重受损,终可能引发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

在现代医学积极探索间质性肺病治疗方案的同时,中医从独特的理论体系出发,对其引发原因有着深刻的见解。深入探究中医视角下的病因,不仅有助于我们从更全面的角度认识这种疾病,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帮助患者找到更有效的康复途径。

中医剖析间质性肺病病因

中医理论源远流长,对于疾病的认知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症状,更深入探究其内在的根源,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疾病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剖析间质性肺病的病因时,中医从内因、外因以及其他生活相关因素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为我们理解这种疾病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内因:身体内部的“失衡危机”

(一)肺肾亏虚:根本之损

在中医理论里,肺主气司呼吸,就像是人体的“气体交换站”,将自然界的清气吸入体内,同时把体内的浊气排出,维持着人体正常的气体交换。而肾主纳气,它如同一个 “定海神针”,协助肺保持呼吸的深度和稳定性,让呼吸之气能够顺畅地到达下焦。当肺肾亏虚时,就如同 “气体交换站” 和 “定海神针” 都出了问题。肺气不足,无法正常地进行气体交换,清气吸入减少,浊气排出不畅,导致呼吸功能紊乱;肾气亏虚,不能很好地纳气,呼吸就会变得浅促、急促,难以维持正常的呼吸节奏。长此以往,肺失滋养,肾不纳气,间质性肺病便容易乘虚而入。

临床上,一些久病体弱的患者,尤其是长期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随着病情的迁延不愈,身体的正气逐渐被消耗,肺肾两脏首当其冲。这些患者往往会出现气短、气喘、咳嗽等症状,活动后症状加剧,这正是肺肾亏虚在间质性肺病发病过程中的典型表现。

(二)气血瘀滞:肺络的“交通堵塞”

人体的气血犹如奔腾不息的江河,在经络中循环往复,为各个脏腑组织提供营养和能量。若气血不畅,就像江河被堵塞,瘀血阻滞在肺络之中,肺的气血交换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肺络作为气血运行的通道,一旦被瘀血堵塞,氧气和营养物质无法顺利输送到肺泡,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也不能及时排出,肺部的正常功能就会受损。

气血瘀滞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其中长期情志不畅是一个常见因素。当人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恼怒等不良情绪中,会导致肝气郁结。肝主疏泄,肝气不畅则无法正常调节气机,气的运行受阻,进而影响血液的运行,形成瘀血。瘀血一旦形成,就会在肺络中积聚,阻碍气血的流通,引发间质性肺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胸闷、咳嗽伴有血丝等症状,这些都是气血瘀滞在肺部的外在表现。

外因:外界侵袭的“危险信号”

(一)外邪入侵:风、寒、湿、热之扰

风、寒、湿、热等外邪,是自然界中常见的致病因素,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它们就可能乘虚而入。肺位于人体的上焦,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是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直接的脏腑,因此首当其冲受到外邪的侵袭。当风邪侵袭人体,常夹杂其他邪气一同致病,风善行而数变,可使病情变化迅速。寒邪具有凝滞、收引的特性,侵袭肺卫后,可使肺气失宣,气道挛急,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湿邪重浊黏滞,侵犯人体后,易阻碍气机,导致水湿运化失常,聚湿生痰,痰湿阻肺,影响肺部的正常功能。热邪则易灼伤肺津,使肺失清润,出现发热、咳嗽、咳痰黄稠等症状。

以感冒为例,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外感疾病。若感冒后治疗不及时或不完善,外邪就可能进一步深入,侵犯肺脏,引发间质性肺病。特别是对于一些体质较弱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和免疫力低下者,外邪更容易乘虚而入,诱发间质性肺病,且病情往往较为严重,病程也相对较长。

(二)环境毒素:生活中的隐藏威胁

在现代社会,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工业污染、化学物质、职业粉尘等成为了危害人体健康的潜在杀手。这些环境毒素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会在肺部逐渐积累,对肺部组织造成直接的损伤。长期吸入工业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重金属颗粒等,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化学物质如甲醛、苯等,不仅具有刺激性,还可能具有致癌性,长期接触会损害肺部细胞的正常功能。职业粉尘,如煤矿工人长期吸入的煤尘、石棉工人接触的石棉纤维等,会在肺部沉积,导致肺部组织纤维化,逐渐发展为间质性肺病。

长期在煤矿工作的工人,由于长期吸入大量的煤尘,肺部逐渐出现纤维化病变,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这些都是环境毒素导致间质性肺病的真实案例。

其他因素:生活细节的“蝴蝶效应”

(一)饮食失节:口腹之欲的潜在危害

中医强调饮食的均衡与适度,认为合理的饮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础。若过度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就会损伤脾胃。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和水液。脾胃受损后,运化功能失常,水谷不能正常消化吸收,聚湿生痰。痰湿一旦形成,就会上犯于肺,阻滞肺气的正常运行,影响肺的功能。长期过食辛辣食物,容易导致体内积热,灼伤肺阴,使肺失清润,引发咳嗽、咽干等症状;过多食用油腻食物,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导致痰湿内生,出现咳痰量多、胸闷等症状;经常食用生冷食物,则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化无力,水湿停滞,也容易引发痰湿阻肺的病症。

(二)过度劳累:身体的“透支警钟”

现代   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长期处于过度劳累的状态。过度劳累会大量消耗人体的正气,使身体的抵抗力下降。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身体正气虚弱时,外邪就容易乘虚而入,引发各种疾病,间质性肺病便是其中之一。过度劳累不仅会损耗人体的气血,还会影响脏腑的功能。长期熬夜加班,会导致肝肾阴虚,阴虚则火旺,虚火上炎,灼伤肺阴;过度的体力劳动,会使人体的阳气外泄,阳气不足则抵御外邪的能力减弱,容易受到风、寒、湿、热等外邪的侵袭,进而引发间质性肺病。

一些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或长期熬夜工作的人,往往会感到身体疲惫、气短乏力,容易感冒咳嗽。如果不及时调整生活方式,长期处于这种过度劳累的状态,就会增加患间质性肺病的风险。

防治建议:多管齐下的健康之道

间质性肺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了解病因后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中医注重整体调理,从饮食、运动、生活习惯以及中医调理等多方面入手,为我们提供了全面且有效的防治建议,帮助我们预防疾病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饮食调养:滋养肺脏的良方

在饮食方面,应遵循清淡、均衡、营养丰富的原则。多食用一些具有润肺功效的食物,如雪梨,它具有润肺、止咳、化痰、降火的作用,可直接生吃,若为治疗咳嗽,可采用冰糖与雪梨一起蒸着吃的方式,连续食用三天,效果显著;蜂蜜用温水泡着喝,不仅可以润肺止咳,还能润肠通便;百合除润肺止咳外,还有平喘的作用;白萝卜熬水喝或生吃,都有润肺止咳的功效。此外,莲藕、枇杷、甜杏仁等也都是润肺的佳品。但需注意,食物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只是起到辅助调理的作用,且食用时要根据个人体质适量选择。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加重痰湿内生,影响肺部功能。

运动锻炼:增强肺功能的秘诀

对于间质性肺病患者或想要预防该病的人群来说,适当的运动锻炼有助于增强肺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但由于间质性肺病患者的肺功能较弱,不宜进行高强度的剧烈运动,如跑步、游泳等,以免加重肺部负担。推荐选择一些强度适中、较为柔和的运动方式,如慢走,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每天坚持在公园、小区等空气清新的地方慢走一段时间,既能保证每日的运动量,又不会对肺部造成过大压力;打太极拳也是不错的选择,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能够调节呼吸,增强呼吸肌功能,促进肺部的气血循环。此外,八段锦同样是一项适合间质性肺病患者的运动,其动作舒展优美,通过呼吸与动作的配合,可有效改善肺部功能。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运动强度,以运动后不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气喘、口唇发紫等缺氧表现为宜。

生活习惯:构筑健康的基石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和治疗间质性肺病的基础。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尽量保证 7 - 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增强免疫力。避免熬夜,熬夜会损耗人体的气血,导致肝肾阴虚,进而影响肺部健康。其次,要注意居住环境的清洁与通风,定期打扫房间,减少灰尘和过敏原的积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长时间停留,如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应佩戴口罩。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感染病毒和细菌。此外,戒烟限酒也是非常重要的,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以及酒精对肺部都有直接的刺激和损伤作用,戒烟限酒可以减少对肺部的伤害,降低间质性肺病的发病风险。

中医调理:传统智慧的呵护

中医调理在间质性肺病的防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中医可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调理。对于早期属于肺脾气虚的患者,主要采用健脾益肺的方法,可选用一些中药方剂,如六君子汤等,以增强脾胃功能,补充肺气。中期出现气阴两虚、肺阴虚的患者,针对气阴两虚,采用益气养阴的治疗方法,可使用沙参麦冬汤等方剂进行调理,滋养肺阴,补胀气阴。后期由于病程较长,损伤肺气、肺阴、肺阳以及肾阴、肾阳,引起肺脾肾阳虚的患者,主要以益气温阳为主,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方剂进行治疗。此外,中医的艾灸、拔罐等疗法也对间质性肺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穴位,可起到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补肺益肾的功效;拔罐则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缓解肺部的气血瘀滞。但中医调理需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总结:重视病因,守护呼吸健康

间质性肺病在中医理论中,其引发原因涵盖内因、外因以及生活相关因素多个层面。肺肾亏虚、气血瘀滞等内因,犹如身体内部的“定时危害”,逐渐侵蚀肺部的正常功能;风、寒、湿、热外邪入侵以及环境毒素的威胁,从外部对肺部发起攻击;饮食失节、过度劳累等生活细节,也如同 “蝴蝶效应” 一般,在日积月累中影响着肺部健康。

了解这些病因,对于间质性肺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预防方面,我们可以根据病因有的放矢,调整生活方式,远离致病因素,降低发病风险。在治疗过程中,中医从整体出发,针对不同病因进行辨证论治,通过饮食调养、运动锻炼、生活习惯调整以及中医调理等综合手段,帮助患者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呼吸是生命的基本体征,呼吸健康关乎着每个人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让我们重视间质性肺病的中医病因,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积极预防,为自己和家人的呼吸健康保驾护航。如果您或身边的人出现了呼吸方面的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专家介绍 Expert introduction 更多>>
  • 刘跃建

    刘跃建 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下呼吸道感染、肺结核的诊治及呼吸重症监护与机械通气治疗技术,熟练应用呼吸内镜的诊断和治疗性应用及肺功能测定。 立即咨询TA
  • 李勇

    李勇 擅长: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COPD)、肺心病、尘肺、矽肺、慢性咳嗽、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炎、肺部感染、肺纤维化、肺结节、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 立即咨询TA
  • 吴迪

    吴迪 擅长: 慢阻肺、哮喘、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间质性疾病、肺纤维化、肺癌、咯血、肺栓塞、肺癌、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畸形等疾病的诊治。 立即咨询TA
  • 刘晓俊

    刘晓俊 擅长:慢性咳嗽、顽固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肺部感染、间质性肺病、肺癌、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统肺部炎症及气道疾病的诊治。 立即咨询TA
name
健康动态 Health Dynamics
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