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提问
首页 > 健康动态 > 为何靶向治疗会产生耐药性?如何尽可能降低

为何靶向治疗会产生耐药性?如何尽可能降低

时间: 作者: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关键词:

  为何靶向治疗会产生耐药性?如何尽可能降低耐药性?

  近年来,随着靶向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靶标突变造成的耐药性已严重影响到了药物的疗效。如何克服耐药性已成为当前抗肿瘤药物面临的主要问题。

  致命弊端——耐药性

  靶向治疗作为一种具有疗效好,副作用也比放化疗小的治疗方法,让不少的癌症患者摆脱了皮肤溃烂掉头发的困境。但是其靶向药物用久了,人们也发现了它致命的弊端——耐药性,一旦药物产生耐药性,靶向药物的效果就会一次比一次更差,造成了不得不采取换药或更换治疗方案的局面。那么为什么靶向药物会产生耐药性呢?靶向出现耐药后该怎么办?

  为何靶向治疗会产生耐药性?

  靶向治疗之所以被称为“靶向”,是因为其可以通过采取肿瘤生长所必需的特定分子“靶点”阻止癌细胞生长;靶向药物之所以有效,是因为肿瘤细胞恰恰携带了这一种基因突变,其当初就是因为这些基因突变,让肿瘤细胞才能得以疯狂生长,靶向药物可以特异性识别这些突变基因并与之结合,从而阻断癌细胞的生长开关,来控制肿瘤;然而,肿瘤细胞中总有一些能躲避开靶向药物的攻击,并“繁殖”出更多善于躲避靶向药物攻击的新肿瘤细胞,久而久之,这些癌细胞“进化”成了一支新的“耐药”大军,使得耐药性成为靶向药物必然发生的时间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耐药性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3-5个月就会出现有耐药现象,而有的患者甚至可能10个月甚至几年才会出现耐药现象。

  靶向耐药后应怎么办?

  靶向药物更换:通常而言,患者首次采取靶向治疗时,往往是以一代开始使用,当一代药物失败后,可以继续采取使用第二代、第三代靶向药物。

  用辅助治疗手段替代靶向药物:当发现靶向药物无效,还可以采取一些局部治疗手段,如微创治疗、靶向治疗、氩氦刀冷冻消融、粒子植入等副作用同样相对于传统放化疗较小的治疗方案,以退为进。

  其中部分患者后期还可以有重新用回靶向治疗的机会,这主要还需看是否会发生新的突变,或者可能会恢复对药物的敏感性,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是将所有有效的药物集中到一起使用才是优选择,这也许反而使治疗短时间陷入僵局,面临无药可用的情况,因此,当发现靶向药物无效,可以采取其他方案治疗。

  联合综合治疗方案:或是采取另一种选择,在靶向药物产生耐药性之前联合化疗,抢先一步与微创治疗、靶向治疗、氩氦刀冷冻消融、粒子植入等副作用同样相对于传统放化疗较小的治疗方案来避免定向选择的问题,从而有助于靶向药可以用更久。

  免疫治疗代替疗法:当靶向治疗有耐药性,也可以考虑免疫治疗,尤其适合于年纪大、自身免疫力本就低下的中晚期患者。

  心态:很多媒体将靶向药物描述为神奇的药物,这也使得一些患者将靶向治疗视为康复的希望。当发现“神药”不起作用时,身体还没怎么样精神就先垮了,这种心态明显会影响病情,需要保持冷静乐观,及时与医生沟通,才能成功抗癌。


专家介绍 Expert introduction 更多>>
  • 彭齐荣

    彭齐荣 擅长:擅长消化系统肿瘤的微创治疗,包括口腔癌、喉癌、食道癌、胃癌、肝癌、直肠癌、肠癌、胆囊癌、间质瘤、结肠癌、肝血管瘤、贲门瘤、胰腺癌等的血管介入治疗、粒子植入治疗、冷冻治疗。 立即咨询TA
  • 徐光川

    徐光川 擅长:擅长治疗肿瘤转移,包括脑、双肺、骨、肝、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一至多个部位的综合治疗。 立即咨询TA
  • 刘国贞

    刘国贞 擅长:擅长:胸部肿瘤(肺癌胸腺癌食道癌),鼻咽癌等的放射治疗。肺癌综合治疗,中晚期鼻咽癌化放联合治疗。并对中晚期的肺癌、食管癌、乳腺癌、鼻咽癌等进行化疗放疗、靶向药物治疗及免疫等多手段个体化综合治疗。对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的副作用及后遗症,有独到之处。 立即咨询TA
  • 徐医生

    徐医生 擅长:擅长:对肝癌、肺癌、鼻咽癌、胃癌、乳腺癌、大肠癌等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熟练地运用中医的各种方法如内服、熏蒸、雾化吸入、外洗、外敷、灌肠、穴位点压或敷贴、针灸等,对恶性肿瘤以及在手术、放、化疗后出现的各种毒副反应进行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在化疗导致的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中医中药方面,有独到之处。对肝癌、肺癌、鼻咽癌、胃癌、乳腺癌、大肠癌等恶性肿瘤中医治疗,对恶性肿瘤以及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各种 立即咨询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