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半年没在意,查出患癌时已无选择机会
时间: 作者: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关键词:
天气干燥,昼夜温差大,都是引起感冒、咳嗽的因素,导致很多患者在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时,会误以为只是轻微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认为这只不过是件小事,不会危及到身体健康,从而对此视而不见,却忘记了咳嗽并非是感冒独有的症状。
靶向治疗机会很小,建议全身化疗
60岁的邱大伯从去年开始就出现有咳嗽咳痰的现象,起初由于仅为阵发性的两三声咳,并无其他特殊的不适,因此邱大伯便以为这只是感冒引起的咳嗽就没当回事;当咳嗽来临时,邱大伯便采取一些冰糖炖雪梨、生姜陈皮饮等食疗来调理咳嗽症状,也会自购一些止咳药来进行服用,可咳嗽症状仍旧一直断断续续不见好转,在自行调理了5个月后,咳嗽咳痰症状频繁加剧出现,在家人的催促下来到当地医院进行CT检查,考虑右上肺癌可能,通过穿刺活检显示为低分化癌,基于此院医疗水平有限,医院告知邱大伯家属,采取靶向治疗机会很小,建议进行全身化疗,虽然会出现些许副作用,但这已经是本院目前较为可行的方案了,家属考虑到邱大伯年龄较大,怕耐受不住全身化疗,便拒绝此方案。
但不采取治疗也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在经多方了解后得知,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科一区彭齐荣教授团队能针对年老体弱、无法手术或不愿意耐受全身化疗的患者进行微创技术治疗后,便来到了肿瘤科一区,并把希望寄托在了彭齐荣教授团队身上。
彭齐荣教授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机能会逐渐退化,再加上受到癌症折磨,身体状态会变得越来越差劲,若此时强行采取全身化疗来控制病情发展,反而会损伤免疫系统,导致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在临床看来,身体素质越差、化疗的风险也就越大,对于高龄癌症患者而言,此时采取的治疗手段应是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其中动脉灌注栓塞术则符合这一要求,能将全身化疗转变为局部精准治疗,避免全身化疗的副作用,准确地直达肿瘤部位,在提高疗效基础上,做到准确、安全、高效、适应性广,从而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与传统的全身化疗不同,动脉灌注栓塞术是直接送达到肿瘤滋养血管,既提高了肿瘤血管内的药物浓度,又显著增强了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且由于是属于局部用药,药物总剂量仅为全身化疗剂量的1/3到1/5,能大大减少药物对全身各系统的不良作用,进一步降低患者对药物产生耐受性,其适合岁数大、体质弱、脏器储备功能差的老年患者。
回想这大半年的身体状况,邱大伯表示悔不当初,早期肺癌病灶较小,症状不明显,只有当肿瘤比较大,对周围组织的侵犯较多时,才会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大部分患者在癌细胞出现扩散、咳嗽咳痰症状后才求医,此时往往已属于肺癌晚期。肿瘤科一区彭齐荣教授提醒,如出现持续3周以上且经抗感染治疗后未有任何减轻的咳嗽,或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或咳嗽伴有喉部哮鸣音、胸闷、气促等表现,或伴有短期内体重明显下降,咳嗽伴有不明原因的中低度发热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这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切勿掉以轻心。